課外活動|小朋友職業體驗 化身小醫生小護士 學習醫療知識及急救技能


Care Lab小醫生、小護士工作坊
由一群擁有相同理念的註冊護士、醫務人員及幼兒教育工作者携手策劃及統籌,希望透過真實的模擬情景及角色扮演,讓小朋友可以做一日有責任感及同理心的醫生同護士,學懂尊重生命,愛護自己及他人的重要性,宣揚愛與照顧。這間模擬的兒童醫療學院裏學科種類廣泛,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牙科、急症科、照射科等。課程相當有實用性,比如急症室醫生的課除了涵蓋鼻子出血及誤吞異物等在家及在校常見的急救情況外,還會探討頭部受傷,哽塞急救和自救以及使用自動體外去顫器(AED)。
為甚麼要創立這麼一個兒童醫療學院,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學習醫療知識?創辦人李伊莉表示:「現今的小朋友身處在一個科技爆發的大時代,人均一部手機就能掌握各種最新消息,容易令孩子過份專注在手機等電子產品上,做成依賴,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溝通交流卻反而減少了。我自己做了十多年護士,覺得小朋友是世間至寶,感恩開了這所兒童醫療學校能教會他們醫療知識的同時,亦讓他們能學習到要有同理心幫助他人,怎樣去跟其他人相處,令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學校真的做得好像一間寶實的醫院,小朋友換上制服,戴上我們特地設計的工作證去上課,每次上完課後,都能看到很多小朋友興奮地告訴父母,今日學到什麼奇妙的醫療知識。」
皇牌課程婦產科:了解到懷孕及生產過程
兒童醫療學院的課程除了以內科、外科等來劃分外,還可以分為「小醫生」及「小護士」課程。在眾多課程中,最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的是婦產科,李伊莉解䆁:「因為很多小朋友都會問自己是怎樣出世的,有時家長都未必懂得怎麼回答,這個課程可以給他們了解到男女的大不同,也學識保護自己的身體,亦了解到懷孕及生產過程,能解答到很多小朋友的疑問,最特別的就是小朋友們會嘗試穿着一個懷孕套裝,去了解媽媽大肚的辛苦,上完課後,很多小朋友都會攬住媽媽表達感謝。」
兒童醫療學院課堂流程|血液科
1:跟小朋友講解血液,並比喻紅血球是郵差,運送氧氣;白血球是警察,抵抗細菌;血小板是救護員,幫助傷口不受感染。
2:小遊戲讓小朋友化身紅血球,運送養份到不同器官:黃色是蛋白質,運去大腦;綠色是纖維,運去小腸大腸;紅色是維他命,運去心臟;藍色是氧氣,運去肺部。
3:把比喻成血小板的貼紙遮住傷口。
4:抽血遊戲,叫小朋友抽血,放在模擬樣本收集中心的箱子中,再拿去化驗。
5:化驗後發現有4種血型,並讓小朋友寫在工作紙上,並畫出紅血球、血小板、白血球。
兒童醫療學院課堂流程|婦產科
1:以影片及模型,告訴小朋友「BB從哪兒來」。
2:給小朋友展示及傳閱BB在肚子內不同月份的狀態。
3:小朋友穿着大肚衫體驗懷孕。
4:產房模擬接生,教小朋友如何接生,並教他們剪臍帶。
5:教小朋友學怎樣抱BB、餵奶、換尿片。
Care Lab兒童醫療學院
對象:3-6歲小朋友
上課地點:紅磡
查詢:98281657
原文刊登於《媽媽寶寶》第438期
雜誌詳情及訂閱優惠:http://bit.ly/42qpz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