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圈子 都要社交?
始於與父母交流
我們常常會想,寶寶這麼年紀小,究竟有沒有社交?兒童腦科及體智發展專家鍾文浩表示,許多人認為兩個寶寶相處在一起,互相微笑、有眼神交流,就認為他們在交往。其實,寶寶最早的社交,只是跟父親和母親,尤其是與母親的交流,例如以哭聲喚回離開他們身邊的母親,由於寶寶的社交行為並不明顯,所以許多人以為寶寶毋須社交。
受依戀行為影響
依戀是一種親子之間形成的親密而持久的情感關係。由於依戀行為的影響,寶寶對最親密的人,即是他們的母親,會產生明顯的依戀行為,一般而言,幼兒階段的寶寶都對父母的情緒十分敏感,他們通常在最親密的人,例如母親離開自己身邊時,寶寶開始用啼哭表示反抗及分離的痛苦,如果悲哀的哭聲不足以喚回母親,其痛苦則將化為憤怒,令哭聲更大,這亦反映寶寶與母親建立深厚的關係或情誼。
2歲前是同步交流
鍾文浩認為,隨着寶寶成長,他們對依戀父母的信賴感增加,加上安全感的建立,寶寶便開始擴展其社交領域。但除了與父母和親密的人交往,寶寶的社交行為卻是有限,對於這段時期,我們稱之為「同步的交流」,意思是指寶寶不介意有小朋友在其附近玩,但他們不會主動或熱衷於與其他小朋友玩,直至他們2歲後,才有社交的玩耍或夥伴的關係。
欠社交容易變成「港孩」
同伴的社交發展,必須有一定的環境條件,如果獨生子女在3歲前沒有經過同伴交往的歷程,不熟悉同齡的夥伴,不懂與他們相處;不善於與同伴相處、和諧交流、分享玩具;不懂同情受傷者、不懂產生歉疚感等行為反應,對於其社交發展存在不良的影響,例如容易習慣接受成人的照顧、缺乏「施予」的行為模式、延長自我中心的思維,難以做出與人分享玩具的舉動、鮮有歡樂和成功感的感情體驗,甚而會推遲社交技巧的形成,而且很容易演變成現今香港聞名的「港孩」現象。
寶寶社交分三階段
對於寶寶有限的社交行為,是有一個固定的程序進行,大致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客體」為中心:是寶寶在6至10個月大期間,他們以「客體」為中心,即是交往行為多數集中在玩具和物件上,而不是對方的「人物」,故此,爸媽會察覺到寶寶之間是互不理睬,只會偶爾互相觸模、微笑、發出聲音和短暫的「注意」。
第二階段出現簡單的交往:是寶寶在10個月大至1歲半期間,他們會出現簡單的交往,此時的寶寶和別的小朋友之間,會出現互相注意、「對話」、「給」和「取」玩具,甚至模仿。
第三階段出現合作互補行為:是寶寶在1歲半至2歲期間,他們和別的小朋友之間出現了合作、互補和互惠行為,他們只要有與同伴交往的動機,就樂於具社交模式的遊戲多於其單獨玩耍遊戲。另外,寶寶與同伴玩耍的機會明顯多於與母親玩耍,鍾文浩指,這也是社交發展的轉折期。他又說,當直至兩歲之後,寶寶才建立早期的友誼,他們之間會出現親近、共享和互補的行為,繼而更有偏愛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