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準備】 新手爸爸 學習愛的語言
準爸爸也有其需要
註冊社工鍾斯曉(Cyril)專責男士社交及情緒支援服務,他認為,男性並沒有經歷過女性於懷孕及分娩過程中的各樣生理轉變,確實未必能做到「感同身受」,不論太太如何形容自己的感受,男士或只能意會。但是,男士既要學習照顧伴侶和嬰兒,同時亦要迎接父親這個新身份,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轉變,他們要面對的事情同樣不少,當中或需要一定的支援。
新手爸爸如像白紙
Cyril曾舉辦過多個專為準爸爸而設的小組,旨在讓他們了解到自己將要面對的轉變,以及育兒之道等須知。回想箇中點滴,Cyril表示欣賞到來參與的準爸爸,因為他們都明白「小朋友自己都有份」,很願意照顧太太與孩子的生活日常。
對於身份上的改變、個人生活的轉變、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太太的生理及心理變化等各種情況,準爸爸有無數個將要面對的問題。哪麼新手爸爸最常見的問題是甚麼?Cyril有感,新手爸爸就如像白紙。當他們來到小組時,Cyril都會先了解他們對參與小組的期望,當中卻得到一個很常見的回覆:「我都唔知自己要做啲咩?」可見,不少準爸爸實在需要可以學習的平台,從而迎接各個未知的新挑戰。
準爸爸「盡早入局」
由女性懷孕的一刻,她已經開展了這段一生難忘的經歷。可是,對男性而言,懷孕的感覺是虛無的,故他們投入的程度或較女性慢,這也是個常見的狀況。Cyril認為,社會上很多懷孕資訊、產前講座等都是專為孕媽媽而設,或許男性並非不想了解,而是因為渠道不足,才延誤了男性的參與度。
男士如可參與育嬰班、購買嬰兒用品,都是「盡早入局」的方法之一。至於陪同太太進行產檢,更有不少好處,除了可以了解胎兒的狀況外,更有助提升準爸爸的投入程度。當男士在太太懷孕的過程中投入度較高,日後亦更容易適應「爸爸」這個身份。整個過程固然辛苦,但準爸爸如若能「瞓身」完成,便是對伴侶最好的承諾!
準爸爸如可陪同太太進行產檢,有很多好處。
強忍不一定是最好
孕婦的情緒起伏大,是很常見的情況。新一代的爸爸較容易意識到孕媽媽的情緒問題,他們或會選擇盡量忍耐,調節自己的態度,以免會刺激到太太。有些問題可能忍耐一下便會好,但也有機會在忍耐了一兩年後,問題甚至變得更嚴重。準爸爸該要留意,如擔心太太出現情緒問題,不妨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在女性分娩前後,男士應多陪同伴侶會見婦產科醫生或是母嬰健康院的護士,因為女性患上產前、產後抑鬱並不罕見,如有需要,夫婦也可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後,才選擇是否接受藥物治療,亦建議準爸媽如實陳述夫妻之間的情況,以得到適切的支援。
產前產後抑鬱非女性獨有
香港和美國均曾有研究指出,男性患上產前或產後抑鬱的機率約為5%,如伴侶患有產前或產後抑鬱,男士患病的機會亦會更高。Cyril表示,男性和女性患上產前或產後抑鬱的原因相近,例如胎兒的健康出現問題、曾經歷流產,以及婆媳關係等。但是,雙方呈現的方式或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女性如感到傷心,她們較容易落淚;而男士則會表現出拒絕、逃避,甚至會令伴侶誤以為他不想投入準爸爸的身份。
另一方面,大眾的集中力普遍都放在孕婦和胎兒身上,對男士精神健康並沒有太大的關注,未必能留意到準爸爸的需要,加上男士抑鬱的徵狀並不明顯,故此更難被察覺。
男士也有機會患上產前、產後抑鬱,不能輕視情緒問題。
用愛浸死太太
女性在懷孕期間經歷種種不適,男性可以為伴侶做甚麼呢?多替太太按摩、給她買想吃的食物、予以無限量的包容,統統都做好了,是不是代表太太一定會對丈夫的舉動感到滿意?Cyril認為,即使男士自以為替太太作出不少實際的行動,其實也不一定有用。因為當準媽媽向伴侶訴苦,可能只是想得到對方的關心。相比一些實質的行為,男士的態度和心意更能打動太太。
在準爸媽之間,有所謂最好的相處方法嗎?對於女性懷孕期間所經歷的痛苦,準爸爸始終沒法代替對方承受,故此,準爸爸可以做的,便是要令太太感到「痛苦也是值得的」!Cyril引述,專家曾指出人類有5種「愛的語言」,分別是讚賞、陪伴、身體接觸、禮物、服務。經歷拍拖、結婚、生子等各個階段,男士應了解伴侶喜愛哪種「語言」,不妨多做一點,實行「用愛浸死太太」,令她更安心、愉快地度過懷孕階段。
準爸爸宜多運用「愛的語言」,讓太太感受到自己的愛意。
實務兼備心意
在太太懷孕期間,男士們可以做的實務確實不少,然而,當中的心思與態度更為重要。孕婦的口味或會改變,宜少食多餐,這些特點,準爸爸固然應當要知道。Cyril提醒,不少男性或是長輩,或會希望孕婦進食某些補品或食物,以補充不同營養,但是,這些食物卻未必好吃,也不一定符合孕婦的口味。此時,準爸爸便應花點功夫,了解一下如何透過進食不同食物,也可以攝取同樣的營養素,好讓太太有更合適的選擇。
Cyril另建議,男士不妨將目標,擬定成實際的計劃,計劃越清晰且明確,成功的機會便越大。試想想,擬定一個預算計劃時,也要先列明包含哪些細項,要是根本不在計劃之內,怎麼可能意識得到這個問題呢?
學習互相欣賞
夫妻之間,即使在分娩前已有完善的計劃,但到了孩子出生後,始終難免會有意料之外的問題出現,令雙方產生矛盾。Cyril提到一個很常見的情況,是媽媽覺得爸爸不夠細心,而爸爸卻認為媽媽過份緊張。出現這個情況,源於雙方均站在負面角度看待同一事情。其實,對孩子而言,如果能夠接觸到兩種不同的管教模式,他們的適應力會更高;相反,如果父母同樣太緊張或太隨便,也不利於孩子發展。
一個人的性格就像是一個套餐,比如說,男士可能不夠細心,但他會勇敢嘗試;女性可能比較緊張,但當她收拾物件時便會比較齊全。夫妻該嘗試欣賞對方的優點,而非放大缺點,兩個人才能夠互補,為孩子締造一個溫暖有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