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健康】恥骨痛入心入肺 晚晚瞓唔到醫生教你7個紓緩小貼士
恥骨痛有原因
恥骨位處於盆骨前方,左右兩塊恥骨在骨盆髖骨前正中處連接,形成固定關節相連而成,俗稱「倒三角」的位置。婦產科專科呂桂英醫生指出,有些孕媽在懷孕初期已出現痠痛的感覺,但最明顯是在懷孕後期,因為胎兒體重不斷增加或羊水過多,以及胎兒頭仔往下調時,對孕婦的盆骨造成壓力,越變越大的壓向恥骨,便會造成令孕媽行動不便,除了影響日常生活,孕婦晚上睡覺時,經常輾轉反側,因為恥骨痛,加上背痛,沒有辦法找一個適合的位置睡覺,因而也影響了睡眠,導致睡眠質素變差。
荷爾蒙造成的影響
呂醫生表示,不論懷孕與否,「弛緩素」及「黃體素」這兩種都是女性的荷爾蒙,並會在女性體內作出適量的分泌,來維持體內荷爾蒙的平衡。特別在懷孕期間,身體的荷爾蒙反應,更會大量釋出鬆弛素和黃體酮,令孕媽於懷孕期間的韌帶變得柔軟。正常來說,恥骨韌帶是有2至3毫米的距離。但懷孕期間,受到荷爾蒙作用的影響,會增加4至5毫米,若是兩片恥骨之間的距離在9毫米以下都是屬於正常範圍,特別懷孕後期,韌帶放鬆令恥骨變得不穩定,若恥骨虛位增至超過十毫米,到了生產的日子,恥骨聯合關節與韌帶就變得鬆弛,才能夠撐開讓嬰兒順利通過產道出生,但這期間,孕婦便會感到很難受,有可能要借助止痛藥來紓緩痛楚。
注意生活細節
當接近生產的時候,胎兒的頭仔,會向下直入骨盤,所以越近生產的日期,孕婦恥骨痛便有機會加劇,所以孕媽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細節便要多加注意。因為一些不正確的姿勢也會加重孕媽的的痛楚,例如時常搬舉提取重物、彎腰撿拾、久坐久站、翹腳、常穿高跟鞋等,加上懷孕時因胎兒吸收母體營養成長致母體鈣質流失情形,會讓恥骨痛的情況特別明顯。
若孕婦走路也感到有點困難,必定要穿着合適舒服的鞋,也可以考慮用拐杖,支撐身體重量,協助走路;在穿褲子或穿襪時,避免重心集中在一隻腳上,也應避免單腳站立,孕婦在穿襪子或穿襪時,應該坐在椅上,減輕壓力,盡量避免過分張開雙腿的動作,例如蹲下或坐在矮凳上。若在上落樓梯時,可以逐級上落,捉緊扶手來減輕痛楚,動作要慢慢,並避免拿重物,盡可能找人幫忙,若行走了一段時間便要坐下來休息;如果必須抱小孩,就應該交替使用左右兩邊的腰間位置來承托,同時盡量避免腰部過分側彎。同樣,拿重物時,用雙手或者左右手交替為佳。
紓解痛楚7法則
恥骨痛雖然不是每位孕婦也會出現,一旦出現了基本上是會延續到產後,若身體感覺不適便不宜散步,最好臥床休息,此外,也可以借助以下的方法來紓解痛楚。
1. 冷敷及熱敷減痛楚
若恥骨痛痛楚增加的時候,可使用冷敷的方式,用冷敷或冰敷,隔毛巾冰敷約5至10分鐘以紓緩疼痛感,減少發炎反應並緩和發炎所導致的紅腫熱痛。熱敷可用一個暖水袋,放在「倒三角」的位置。
2. 按摩改善酸痛問題
孕期按摩有助情緒放鬆及疏通經絡,尤其是當恥骨痛延伸至腰、背、臀部或腿部時,適量的按摩,可釋放關節壓力,紓緩崩緊的肌肉,改善痠痛問題,增強身體靈活性,解除孕婦緊張造成的痛楚,並能減輕焦慮、改善心情及睡眠質素,但切勿胡亂按壓。
3. 托腹帶減少恥骨壓迫感
托腹帶通常會使用彈性有張力的材質,用適當的力道由下往上托,幫助承托腹部的重量及平衡身體的重心,讓孕婦不易前傾,改善不良的姿勢,減少下墜不適感,分擔骨盆腔承受的壓力,減少恥骨壓迫感,讓肌肉跟骨骼不用承受不必要的壓力,紓緩不適。
4. 三角枕維持血液循環
懷孕到中及後期,要減少拉扯到恥骨聯合部位,孕婦睡覺時可放置枕頭於兩腿間,或採用側臥睡法,也可以考慮U型枕或三角枕,例如三角的設計,能適度填補腹部與床面的空間,孕媽在側睡時可支撐腹部的重量,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承托背部肌肉。而在起牀時,坐在牀邊,雙腿要分開,至膊頭寬度,雙手放大腿上,身向前傾,然後站起來。轉身時先合起雙腿、曲膝轉側身,用手撐起身體。
5. 游泳減輕關節的壓力
游泳對孕媽是較好的運動,因為游泳時水中的浮力,可以承托胎兒體重和壓力,而且能夠強化肌肉及有助減輕關節的壓力,但不宜游得太急,這樣會令到供應給胎盤的血氧量減少,容易造成不適,以及建議孕婦不要單獨游泳,必須有人陪同。
6. 止痛藥緩解疼痛
若恥骨疼痛到難以忍受,影響日常生活及作息,建議可請教醫生處方適合孕婦的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如撲熱息痛(Panadol)便較為多孕婦在需要時使用,但服用方法及劑量,建議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指示,切勿胡亂服用藥物,以免影響胎兒的生長。
7. 瑜伽強化骨盆的肌肉
瑜珈可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減低因痛楚造成的壓力和焦慮,使身體和心靈同時得到放鬆外,瑜伽更有助強化骨盆的肌肉,紓緩恥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