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肚屙應該禁食?
先認識腹瀉
兒科專科醫生伍永強指出,不同年齡、體質的寶寶,各自有不同排便的習慣和頻率。其中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要食物的寶寶,進食水份較多,大便通常呈糊、水狀。寶寶消化功能慢慢成熟、飲食習慣改變等,令排便習慣也比成年人改變得快。故此,所謂「腹瀉」必須以寶寶平時維持的排便頻率和大便形態作比較,不能單憑稀便來斷定寶寶是否腹瀉。若寶寶排便次數突然大幅改變、增多,甚至糞便帶有黏液、血液,伴隨胃口不佳、嘔吐、發燒等,則有機會是由於腸胃炎,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瀉症狀。
腸內菌分佈
正常人的大腸內都有固定數目和比例的好菌和壞菌,這決定了我們腸道的生理習慣。很多時候,當我們突然到新的地方、改變飲食習慣等,腸道會因環境和食物影響,令腸內菌分佈改變,造成腹瀉,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水土不服」。另外,服藥、腸道受細菌或病毒感染等,
也是導致腹瀉的原因。初生寶寶的腸道多數是無菌的,直至出生後1至2星期,才出現腸內菌;加上寶寶腸道脆弱,更容易因上述原因影響排
便習慣,甚至出現腹瀉。
腹瀉嚴重性
腹瀉可以是眾多不同疾病的其中一種症狀,不一定單單由腸胃炎引起。患玫瑰疹、流行性感冒、尿道炎等疾病,也會出現腹瀉症狀,爸媽
應留意寶寶是否同時出現其他症狀。另外,爸媽可透過觀察腹瀉份量、腹瀉的維持時間、糞便形態推斷腹瀉嚴重性,給予適當照顧。若寶
寶腹瀉的份量過多,體內失去大量水份和礦物質,會引發脫水的危險,導致抽筋、昏迷等。一般來說,寶寶腹瀉1至2日,不算太嚴重,稍
加休養即可;但寶寶腹瀉維持超過2星期,情況屬嚴重,也可能導致腸道抵抗力減低,容易出現併發症。爸媽亦可觀察寶寶糞便的顏色、質
地,是否帶有血液或黏液等異樣,甚至拍下該形態,以便於求診時,供醫生作診症判斷。
視乎體質「禁食」
腹瀉時,身體機制使我們胃口變差,讓腸道有休息的空間,所以無論大人或寶寶,腹瀉時進食比正常份量少的食物,或者進食清粥、簡單
礦物質飲品,都是可取做法。不過,寶寶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營養亦十分重要。月齡3個月以下、偏瘦、營養不良的寶寶不適宜「禁食」;腹瀉時,盡量視乎寶寶胃口,進食可吞服的食物份量。對於營養充足、甚至超重的寶寶,「禁食」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大,腹瀉階段可喝供腹瀉寶寶服用的營養水、補充適量糖份、鹽份,待腸道慢慢康復。不過,伍醫生提醒爸媽,市面有售的電解質運動飲品多數糖份較高,不宜飲用過量。另外,無論寶寶是否進行「禁食」,腹瀉時特別應留意補充足夠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