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仔秘笈 | 孩子常哭鬧可影響性格發展 簡單6步處理問題
常見處理手法
當寶寶因各種原因哭鬧時,不同父母所採取的處理手法也各異。以下三個情景,在現實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大部份父母也會用以下三個的處理方法:
原因多樣化
根據專家分析,1歲以下寶寶產生哭鬧的情緒多為肚餓、疼痛或身體不舒服等生理需要引起。而1歲以上的寶寶,哭鬧就比較多樣化,基本上可歸納為以下三種:
- 宣洩不滿: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父母拒絕寶寶的要求,或者強迫他們做其不喜歡做的事情,如寶寶得不到想要的玩具等。
- 缺乏安全感:當寶寶開始學會走路後,便常常去不同的地方發掘新事物。無論是在陌生的環境,還是在熟悉的環境,他們碰到陌生人,都會因害怕而哭鬧,如去公園玩、家裏有陌生人到訪等,都可能令他們感到缺乏安全感。
- 生理需要:當寶寶因生理需要而導致他們不舒服,也會用哭鬧來表達,如玩得盡興時,忘記吃飯而肚餓、玩得太興奮而難以入睡等。
哭鬧表現
不僅寶寶哭鬧的原因有很多種,當他們鬧情緒時,除了用吵鬧或大哭的方式表達外,甚至還會有更極端的做法:
簡單6步處理
如何才能避免寶寶出現以上較為極端的狀況?父母在處理上又應該扮演甚麼角色?由於寶寶在3歲前仍未能聽懂大人所說的道理,但他們對於父母的態度卻十分敏感;因此,父母與寶寶溝通時,所表現的態度和說話的語氣,遠遠重要過說話的內容。
當寶寶開始哭鬧時,父母首先要做的便是找出原因,之後要用同理心,並以最快的速度安撫寶寶。專家建議父母可自行為寶寶的哭鬧分等級,如有一點生氣、很生氣或非常生氣等,並詢問寶寶是否因為某種原因才會這樣,詢問過後家長應表達對寳寳為該事哭鬧的認同。待寶寶情緒開始平靜時,父母應及時給他們一個擁抱,令其感受到父母的愛。最後,待寶寶情緒完全平復後,父母再耐心地解釋當時為何不讓或不想寶寶做某些事。
經常責罵 影響深遠
寶寶在各成長階段中,不論是行為、心理、性格,都會模仿父母。當他們哭鬧時,父母常常無條件地滿足其要求,或用很強硬的態度責罵,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無條件地順從,會讓寶寶日後常用這種方式來達到目的,並且會越演越烈;而強硬的態度不但令寶寶的負面情緒加劇,長遠來說還會影響其判斷力和思考能力,脾氣亦會變得暴躁。此外,寶寶日後也會用同樣的方法對待家人、朋友或同學,父母「不准、不給」等態度,甚至會讓他們變得懶惰、欠缺主動等。父母不恰當的處理,不僅令親子關係變差,對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性格,都會有負面影響。
處理恰當 好處多多
家長是寶寶最好的老師,恰當的處理方式,會有助寶寶在情緒、意識及行為方面的發展。當寶寶哭鬧時,父母能滿足寶寶的情感需要,會令他們感到被愛、有安全感、情緒漸趨穩定;長遠來說,性格也會變得開朗,滿有自信。所以父母宜小心處理寶寶的哭鬧情緒,以免對日後造成負面影響。和諧的家庭關係,會令寳寳的感情變得豐富,且善於表達,父母尊重寶寶的合理要求,能讓他們日後也懂得尊重身邊的人。父母是孩子的學習榜樣,當他們看到父母表達情緒的方法,也可能會跟着做:因此父母需注意自己的言行,讓寶寶從小建立正面的態度。
資料提供:林小慧 / 資深育兒專家、Yoki Pang / 兒童心理學顧問
原文刊登於《你早該知道的教養真相》
獨家教仔秘笈,多個專家教路,由小朋友心理到實用教養法,掌握小朋友所思所想,全面提升你的教養技巧。限時可享高達8折優惠,立即選購:https://bit.ly/3U9kF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