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仔秘笈|老師1句話勝過家長10句話?為何小朋友只聽老師話?
師長威信差異
人往往特別會在最親的人面前耍性子,因為親人總會無限量包容和體諒,外人則不可能如此,幼兒絕對能體會出親疏關係的微妙差異。正因父母無條件愛,使幼兒心底裏知道就算自己不聽話,父母最終還是會原諒自己,然而外人卻不同,因此,任性也會收斂一些。老師是外人,就算他們形象親切,但終歸還是會有嚴肅的一面,小朋友自然會覺得老師比父母威嚴。此外,老師受過專業訓練,設計的活動具延展性,例如捏塑泥膠或摺紙,小朋友回家後將所學進一步發揮,回校老師會欣賞他們的學習成果,這種互動的過程建立了承諾與守信,是樹立威信的重要步驟。
覺得威信不及老師
相對老師,家長可能對小朋友的作品並不重視,隨便應付兩句便淡忘,殊不知這樣是在消减自己的威信;再加上小朋友了解父母脾性比老師深,在沒有完全摸清老師底線之前,小朋友能不乖乖地貼貼服服嗎?父母在家則可能招數盡,小朋友篤定自己就算在父母面前耍賴也一定安全無事,這樣一來家長威信怎麼可能比老師高?
從眾效應使然
不少家長都覺得,獨生兒較多孩子家庭的小朋友難管教,其中一個原因與小朋友較服從老師管教一脈相通,那就是「從眾心理」,俗稱「羊群效應」,也就是說,個體在群體壓力下,在認知或行為上會以多數人或權威者的行為作準則,並會忽略自己真實的想法,從而努力與大多數人的行為趨向一致。小朋友身處學校環境,老師客觀上是掌握資源分配的權威者,誰守規矩、較聽話就會獲得更多資源傾斜,這些資源包括非物質,例如老師的讚賞或擁抱等,這是無形的心理壓力,想要爭取更多「資源」,能透過服從而達成目的,於是久而久之便習慣聽老師的話。
與家中孩子多寡有關
獨生兒在家裏毋須爭取「資源」的情況下便能得到一切,加上假如父母又賞罰不嚴,威信更是蕩然無存,試問這樣的小朋友又怎會事事聽話呢?若家中兄弟姊妹較多,情形便會有所不同,這又涉及到有形與無形的「資源分配」問題,當父母掌握了「資源配置權」時,恐怕會搶着比較「誰最聽話」都來不及呢!
原文刊登於《2-3歲幼兒心理透視》
獨家教仔秘笈,多個專家教路,由小朋友心理到實用教養法,掌握小朋友所思所想,全面提升你的教養技巧。限時可享高達8折優惠,立即選購:https://bit.ly/3ZDlzZ1